有興趣?立即聯絡我們
請填寫右側表單,或直接郵件聯絡我們:
sales@senecaesg.com-->
2011年我國開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為未來全國碳市場累積經驗
早在全國碳市場正式興建前,中國就於2011年底開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廣東、湖北、重慶等7個省市試辦碳排放權交易。其中,深圳於2013年6月首次開始交易。
碳排放權交易是指在一定期限內設定某一區域內的碳排放總量配額,然後將碳排放配額分配給各主體,並允許其進行交易,其總量以碳排放配額總量為限。目前,該補貼是免費發給企業的。企業可以減少排放,並透過碳市場將多餘的配額出售給其他減排成本較高的企業,而報告碳排放量超過其分配配額的企業則必須向政府購買額外的配額。規則將推動公司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和對氣候的影響。
例如,湖北省試點企業華新水泥[600801:CH]2014年實際排放量超出配額115萬噸,並為超額部分支付了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隔年加強內部排放管理和減排,排放量大幅減少。此外,公司透過出售閒置的42.4萬噸碳排放配額,可獲得淨收益900萬元。
經過幾年試點,截至2020年8月,試點地區碳市場已涉及發電、鋼鐵、水泥等20多個產業、近3,000家企業。同時,累計交易量已超過4億噸,交易總額超過90億元。除這些試點地區外,國家還在31個省份安排了碳排放配額分配和管理培訓,為未來全國碳市場做好準備。
2017年我國電力產業碳市場建置啟動
建立全國碳市場的關鍵包括國家層級的法規、統一的資訊平台、準確的碳排放數據和相關的MRV(監測、報告和核查)措施等。不過,這些試點地區都有各自的地方法規。例如,它們的碳價格不同,本地配額不能在其他地區使用或流通。
經過試點,發改委於2017年12月發布了首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實施方案,以發電業為切入點。選擇從電力產業著手的主要原因是該產業產品單一、管理相對規範、排放資料易取得、排放量大。第一批包括1,700多家電力公司,其中年排放總量超過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約佔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儘管2017年就開始了交易系統測試和相關人員培訓等準備工作,但由於2018年國家部門內部改革和今年COVID-19疫情的影響,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正式運行時間目前處於擱置狀態。
中國正處於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初級階段,可能會考慮在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同時建立碳稅制度
最近,2018年中央部門改革新組成的生態環境部於2020年11月上旬發布兩項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和結算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外,生態環境部也於11月22日發布了2019-2020年全國發電業碳排放權交易總量及配額分配實施計畫。這標誌著加速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置取得新進展。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後,將啟動註冊和交易系統建設。即便如此,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運作的最終政策仍由國務院決定。知情人士透露,國務院目前正在製定相關規定,預計2021年推出。
作為參考,根據中國碳論壇《2020年中國碳定價調查》,50%受訪者預計2021年電力產業將建立全國碳市場,72%預計2025年全面建立碳市場。 、電解鋁、石化產業被認為是繼發電產業之後最有可能被納入的產業。
碳市場本質上是一種以總量控制與交易為基本原則的市場化溫室氣體減量政策。歐盟(EU)於2005年建立了第一個全球碳市場。個碳排放交易體系及30個碳稅計畫。中國是31個ETS之一。
以世界銀行2020年4月1日名目價格計算,碳稅最高的是瑞典,每噸二氧化碳當量119美元,而大多數碳稅和碳排放交易體系均低於每噸二氧化碳當量35美元。具體來說,北京碳排放交易體系試點的碳價格為12美元/tCO2e,其他試驗地區的碳價格不超過5美元/tCO2e。根據碳價格高級委員會的估計,到2020年,碳價應至少達到每噸二氧化碳當量40-80美元,到2030年,碳價格應至少達到每噸二氧化碳當量50-100美元,以實現《巴黎協定》的溫度目標。這意味著中國碳價還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2020年中國碳定價調查預計,平均碳價將從2020年的49元/tCO2e上升到2030年的93元,到本世紀中葉將超過167元。
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支持中國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加速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身為《巴黎協定》的成員,中國致力於減少碳排放、因應全球氣溫上升。 2019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和2005年分別下降18.2%和48.1%,提前完成國家2020年減量40%、45%的目標。同時,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耗比重為15.3%,比2005年提高7.9個百分點,也完成了2020年15%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 9 月承諾在 2060 年實現碳中和。儘管中國尚未提出碳市場碳減量的具體目標,但正在進行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工具。反過來,碳中和目標也將加速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相關政策和服務的製定和實施,作為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努力的一部分。
此外,經合組織稅收政策與管理中心稅收與環境部門負責人Kurt Van Dender介紹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歐洲平均碳價從6歐元上漲至25歐元,導致碳排放量降低。因此,Kurt 認為,將碳價格提高約 10% 可能會導致碳排放量顯著減少。為實現中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預計中國未來碳價將高於2020年中國碳定價調查結果,以抑制企業排放。
参考资料
http://science.caixin.com/2020-12-09/101637494.html
http://weekly.caixin.com/2019-09-06/101459647.html
http://www.cnemission.com/article/news/DomesticNews/201908/20190800001738.shtml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9/15/c_1123433336.htm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33809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9/30/c_1126560454.htm
http://finance.caixin.com/2020-11-22/101631245.html
https://archive.iges.or.jp/files/research/climate-energy/PDF/20181022/04.pdf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xwj/201712/W020190905495689305648.pdf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9595/42117/zy42121/Document/1668900/1668900.htm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0-11/03/c_1126689840.htm
http://www.chinacarbon.info/sdm_downloads/2020%E5%B9%B4%E4%B8%AD%E5%9B%BD%E7%A2%B3%E4%BB%B7%E8%B0%83%E6%9F%A5/
監控投資組合 ESG 表現,自建 ESG 框架,讓商業決策更精準。
請填寫右側表單,或直接郵件聯絡我們:
sales@senecaesg.com7 Straits View, Marina One East Tower, #05-01, Singapore 018936
+65 6223 8888
Gustav Mahlerplein 2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82 MA
(+31) 6 4817 3634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7樓,106414
(+886) 02 2706 2108
Viet Tower 1, Thai Ha, Dong Da Hanoi, Vietnam 100000
(+84) 936 075 490
Av. Santo Toribio 143,
San Isidro, Lima, Peru, 15073
(+51) 951 722 377
1-4-20 Nishikicho, Tachikawa City, Tokyo 19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