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和 ESG 報告中解釋的碳信用額

市場和 ESG 報告中解釋的碳信用額

by  
AnhNguyen  
- 2024年9月9日

您可能在各種情況下都遇到過「碳信用」一詞,無論是在有關氣候變遷的新聞、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或政府政策中。隨著企業和國家努力解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迫切需要,碳信用日益成為應對全球暖化的重要工具。 

碳信用額是組織透過投資減少或消除大氣中碳的項目來抵消排放的一種方式。這個概念在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領域變得尤為重要,因為企業面臨著展示環境責任的壓力。 

碳信用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根據麥肯錫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對碳信用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15 倍[1],光是自願碳市場的價值就可能達到 1TP4-500 億美元。隨著人們對減排的關注不斷加深,碳信用的自願市場和監管市場都在全世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介紹什麼是碳信用額,探討推動其貿易的市場類型,並研究它們如何影響 ESG 報告。 

什麼是碳信用? 

碳信用額是公司和個人透過投資環境項目來抵消碳排放的一種方式。本質上,每個碳信用額度相當於從大氣中減少、去除或避免一噸二氧化碳 (CO2) 或同等溫室氣體。這項機制使企業,特別是碳密集型產業的企業,能夠平衡其排放,為減緩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2] 

The operational cycle of carbon credits
碳信用額的運作週期

碳信用額的類型 

碳減排額 

與先前的做法相比,當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時,就會發放碳減排信用。這通常是透過技術或流程的改進來實現的。例如,公司可能投資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統或在垃圾掩埋場實施甲烷捕獲。這些行動減少了釋放到大氣中的排放總量。自願碳市場中約 22% 的碳信用額屬於此類。 

然而,追蹤和衡量減少量可能具有挑戰性。雖然能源效率專案更容易量化,但更複雜的專案(例如發展中地區的低排放爐灶)需要仔細監控。這些挑戰有時會導致過度信用,即發放的信用額多於實際減少的排放量。 

碳去除積分 

當二氧化碳從大氣中被物理性地移除並長期儲存時,就會發放碳去除積分。這些項目涵蓋從重新造林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到直接空氣捕獲等工程解決方案。儘管碳清除專案僅佔目前可用碳信用的 3% 左右,但它們被視為淨零排放的關鍵。 

這些項目的耐久性是一個關鍵考慮因素。工程解決方案通常具有很高的耐用性,碳可以儲存數百年,而植樹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很容易受到森林砍伐或野火等因素的影響,這意味著碳可能會重新釋放到大氣中。 

避免碳排放積分 

避免碳排放積分是透過防止碳排放釋放的行動產生的。例如,保護森林免遭砍伐可以避免森林被砍伐時所產生的排放。這些積分構成了市場的最大部分,大約是 75%。然而,由於建立準確基線的不確定性(估計在沒有專案到位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規避信用面臨挑戰。先進的數據和建模技術有助於提高準確性,但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3] 

碳市場的兩種類型 

碳信用額度在兩個不同的市場內進行交易:自願性碳市場(VCM)和合規或強制性碳市場。儘管兩者都在全球減排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它們都有不同的目的並迎合不同的參與者。 

自願性碳市場(VCM) 

概述: 

自願碳市場允許公司、組織和個人自願購買碳信用額,通常是為了抵消其碳足跡。與強制性市場不同,參與 VCM 並非由政府法規驅動,而是出於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目標、強化品牌形像或展現對環境責任的承諾的願望。許多公司使用 VCM 來增強其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資格。 

市場參與者: 

VCM 的買家包括各行業的公司、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尋求抵銷個人碳排放的個人。大公司經常引領這一潮流,將信貸作為其更廣泛的永續發展策略的一部分。例如,擁有雄心勃勃的淨零目標的公司可能會購買信用額度來平衡它們無法透過直接減排立即消除的排放量。 

項目類型: 

VCM 支持一系列旨在減少或消除大氣中碳的項目。常見項目包括對再生能源、重新造林和造林、甲烷捕獲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投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如森林保護或泥炭地恢復,特別受歡迎,因為它們具有碳固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雙重好處。 

挑戰與機會: 

VCM 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信用的可信度。確保信用額代表真實、額外且可驗證的減排量至關重要。 VCM 的定價也可能存在很大差異,這可能會給買家帶來不確定性。儘管有這些挑戰,VCM 仍在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改進驗證流程和透明度,這為擴大市場規模提供了重大機會。 

合規性或強制性碳市場 

概述: 

合規性或強制性碳市場由政府監管,要求公司購買碳信用以遵守法規規定的排放上限。這些市場主要由限額與交易計畫驅動,政府限制工業可產生的排放總量。超過排放限額的公司必須從排放量較少的公司購買信用額度,為公司減少碳足跡創造經濟誘因。 

限額與交易計畫: 

限額與交易系統是許多合規市場的基石。歐盟排放交易系統 (EU ETS) 和加州的總量管制與交易計畫等計畫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這些系統中,政府對總排放量設定“上限”,並向公司分配或拍賣配額。如果一家公司超過其分配的排放量,則必須從其他公司購買額外的配額,否則將面臨處罰。 

監理框架: 

政府透過對碳信用額的發行、交易和退役方式製定嚴格的規則來監管合規市場。能源、製造和運輸等行業的企業受這些法規的影響最大,不遵守規定通常會導致巨額罰款。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政府正在收緊這些法規,從而推高了對合規信貸的需求。 

市場趨勢與成長: 

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引入或擴大碳定價機制,合規碳市場正在迅速擴大。例如,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信貸價格穩定上漲,反映出企業控制排放的監管壓力越來越大。這種市場成長凸顯了監管架構在推動企業行為和減少整體排放方面的關鍵作用。 

碳信用如何影響 ESG 報告 

碳信用額正在成為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於具有大量碳足跡的行業。隨著企業展現環境責任的壓力越來越大,將碳信用納入 ESG 報告有助於展示抵銷排放並與永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的努力。 

ESG 報告要求 

許多 ESG 框架現在鼓勵或要求公司揭露其碳信用額的使用情況,特別是在能源、製造和運輸等碳密集產業。這些積分使公司能夠證明其對減少排放的承諾,同時遵守全球報告倡議 (GRI) 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 等框架的報告準則。 

透明度和驗證 

ESG 報告的關鍵挑戰之一是確保透明度。為了保持可信度,公司必須確保其碳信用額得到第三方組織的驗證。經過驗證的信用有助於確定排放量減少或清除的真實性,確保企業不會誇大其環境成就。準確的碳核算在此過程中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追蹤減排量並有助於防止「洗綠」。 

在淨零目標中的作用 

碳信用額有助於幫助公司履行淨零承諾。許多企業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消除排放,只能依靠購買碳信用來抵銷剩餘排放。這項策略使他們能夠繼續運營,同時努力實現長期永續發展目標。將碳信用額納入 ESG 報告使公司能夠透明地追蹤淨零進展,同時保持問責制。 

结论 

碳信用額度在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中發揮關鍵作用,為抵消排放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在自願市場還是強制性市場,碳信用額都使企業和個人能夠對其碳足跡負責,並為更永續的未來做出貢獻。自願性碳市場使企業能夠實現內部 ESG 目標,而合規市場則確保產業透過限額與交易系統遵守政府法規。這兩個市場都面臨挑戰,但它們的成長凸顯了全球對減排的日益重視。 

除了減少排放之外,碳信用額對於實現企業淨零目標和滿足 ESG 報告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透明度和適當的碳核算對於保持可信度至關重要。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碳信用策略,確保準確的報告和第三方驗證對於展示真實的氣候影響至關重要。 

在 Seneca ESG,我們提供人工智慧驅動的工具來簡化碳核算並幫助企業制定有效的策略來實現碳中和。我們的解決方案使追蹤排放、管理碳信用額和自信地報告進度變得更加容易。隨著監管壓力的增加和企業努力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利用先進技術對於保持領先地位至關重要。 

如果您準備好掌控自己的碳策略, 聯絡 Seneca ESG 今天,了解我們的解決方案如何幫助您應對碳信用的複雜性,並確保您的企業步入正軌,實現其環境目標。 

 

资料来源 

[1] https://xtcc.investments/market-insights/#:~:text=McKinsey%20Sustainability&text=Demand%20for%20carbon%20credits%20could,of%20%2450%20billion%20in%202030. 

[2] https://offsetguide.org/understanding-carbon-offsets/what-is-a-carbon-offset/ 

[3] https://www.carbon-direct.com/insights/how-do-carbon-credits-actually-work-removal-reduction-and-avoidance-credits-explained 

立即開始使用 Seneca ESG 工具包

監控投資組合 ESG 表現,自建 ESG 框架,讓商業決策更精準。

Toolkit

Seneca ESG

有興趣?立即聯絡我們

請填寫右側表單,或直接郵件聯絡我們:

sales@senecaesg.com

新加坡辦公室

7 Straits View, Marina One East Tower, #05-01, Singapore 018936

+65 6223 8888

阿姆斯特丹辦公室

Gustav Mahlerplein 2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82 MA

(+31) 6 4817 3634

台北辦公室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7樓,106414

(+886) 02 2706 2108

河內辦公室

Viet Tower 1, Thai Ha, Dong Da Hanoi, Vietnam 100000

(+84) 936 075 490

利馬辦公室

Av. Santo Toribio 143,

San Isidro, Lima, Peru, 15073

(+51) 951 722 377

東京辦公室

1-4-20 Nishikicho, Tachikawa City, Tokyo 19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