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披露:中国平安气候风险管理报告速览

气候披露:中国平安气候风险管理报告速览

by  
Seneca ESG  
- 2022年1月6日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18:HK]于 2021 年 12 月发布了《2020 年气候风险管理报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18:HK]于 2021 年 12 月发布了《2020 年气候风险管理报告》。与集团两年前发布的首份气候风险管理报告相比,平安的第二份气候风险管理报告更深入地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金融业的影响,并阐述了集团实现净零风险的路径。此外,报告还根据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框架,介绍了集团的绿色金融战略。报告按照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了二氧化碳(CO2).

2020 年报告要点

  • 设定到 2030 年在运行中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估计资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 排放量
  • 截至 21 年上半年,开发了 439 种可持续保险产品
  • 截至第二季度,实现绿色投资 2,088.9 亿元人民币,绿色信贷 532.8 亿元人民币,绿色保险 251.1 亿元人民币1

在排放方面,集团在 TCFD 框架下公布了运营和投资的气候相关目标和基准,总体目标是到 2030 年实现运营碳中和。运营碳中和目标涵盖所有办公能耗、数据中心能耗以及与差旅相关的碳排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是国内首家通过融资排放数据披露整体资产碳排放量的金融机构。然而,这些数据并不涵盖广泛的温室气体(GHG)排放,仅包括二氧化碳(CO2.

作为一家保险服务提供商,中国平安也有意通过其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集团表示,将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实施。在绿色金融五年计划中,集团承诺绿色投资和绿色贷款余额的年增长率均不低于 20%。此外,中国平安还设定了绿色保险保费年增长率不低于 70% 的目标。在净零转型方面,中国平安将主要通过增加绿色和零碳资产的投资,同时减少和退出煤炭开采等碳密集型活动的投资来实现战略目标。

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以转移或规避风险为主要功能的保险和再保险业的影响日益扩大。因此,对于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业巨头来说,风险识别和管理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经营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报告指出,中国平安已将气候风险治理模式标准化,并将其纳入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集团还要求子公司按月将绿色金融数据上传至 AI-ESG 平台,以便更好地进行内部 ESG 监测和各工作环节的 ESG 表现跟踪。此外,集团还结合自身业务运营特点,从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维度建立了风险识别矩阵。该矩阵确定了两个物理风险和五个过渡风险,并根据不同的时间跨度评估了每个风险的影响程度。集团将该矩阵纳入其 "251 "风险管理系统,以完善公司的风险治理能力。251" 风险系统是指2"--集团和子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双重控制;"5"--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与五类金融风险的整合;"1"--建立统一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理体系。

世界其他地区与气候相关的披露

全球正在就气候相关信息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要求市场参与者披露更多与气候相关的信息。这一全球共识使得气候信息披露问题被牢牢地提上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并为 TCFD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2021 年 6 月,七国集团(G7)国家的财政部长们同意根据 TCFD 的建议,强制执行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报告。这七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 32% 以上,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在七国集团就采用 TCFD 达成一致后不久,二十国集团中的其他国家也表示支持与 TCFD 一致的信息披露。超过 2,200 家组织正式表示将按照 TCFD 的建议报告其气候信息。目前,英国、新西兰和新加坡已对金融和非金融公司提出了与 TCFD 一致的要求。

英国

英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向非碳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非常重视 TCFD 框架。鉴于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威胁性,英国认为自愿性气候披露不足以有意义地应对气候危机。因此,英国于 2021 年 10 月制定了立法,将与 TCDF 一致的强制性披露付诸实施,从而成为 G7 国家中第一个将气候相关披露纳入法律的国家。该立法将于 2022 年 4 月生效,覆盖英国最大的企业和员工人数超过 500 人和/或收入超过 5 亿英镑的金融机构,包括上市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大型私营企业。随着强制性气候信息披露成为法律,英国可以加快绿色转型,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其绿色金融目标。新要求还迫使英国的投资者和公司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其业务的财务影响。 

新加坡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是亚洲第一家推动强制披露气候变化信息的证券交易所。它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以 "遵守或解释 "为基础,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纳入与气候相关的绩效。根据新交所的公告,发行人必须严格按照 TCFD 的指导编写内容。新要求将于 2022 年生效。金融、能源、农业、食品和林产品行业的发行人必须在 23 财年准备好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并将在 24 财年扩展到材料、建筑和运输行业。该交易所还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报告更多有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信息。

中国

尽管中国仍在推进与气候相关的强制性财务报告,但在国际清算银行(BIS)于 2021 年 6 月主办的一次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推动了该实施计划。该计划提到了气候和碳排放信息的强制披露,以及与欧盟和美国进一步发展绿色债券分类体系。央行将首先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相关信息,然后是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继续鼓励国内银行和机构加入 TCFD。一些中国金融机构已经主动加入。例如,中国银行[3988:HK]在其2020年年报中表示,将针对多个碳密集型行业和敏感因素开展气候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其伦敦分行已于去年完成了金融服务气候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另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1398:HK]也承诺将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制定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标准。

资料来源

https://group.pingan.com/resource/pingan/ESG/Report/pingan-climate-risk-management-tcfd-report-2020.pdf

https://new.qq.com/omn/20211214/20211214A0D1ZJ00.html

https://esgclarity.com/sgx-mandates-climate-and-board-diversity-disclosures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to-enshrine-mandatory-climate-disclosures-for-largest-companies-in-law

https://financialpost.com/pmn/business-pmn/china-to-make-climate-information-disclosure-mandatory-yi-says

https://mp.weixin.qq.com/s/GWjqENasrUZ0ezQIJtQLRw

https://www.allenovery.com/en-gb/global/news-and-insights/publications/towards-mandatory-tcfd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sustainable-business/singapore-exchange-mandates-climate-board-diversity-disclosures-2021-12-15/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companies-markets/sgx-rolls-out-mandatory-climate-reporting-for-financial-energy-issuers-from-2023

今天就开始使用Seneca ESG工具包

监控投资组合中的ESG表现,创建自己的ESG框架,并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Toolkit

Seneca ESG

感兴趣?立即联系我们

请填写右侧表单或直接通过以下邮箱与我们联系

sales@senecaesg.com

新加坡办公室

7 Straits View, Marina One East Tower, #05-01, Singapore 018936

+65 6223 8888

阿姆斯特丹办公室

Gustav Mahlerplein 2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82 MA

(+31) 6 4817 3634

台北办公室

77 Dunhua South Road, 7F Section 2,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Taiwan 106414

(+886) 02 2706 2108

河内办公室

Viet Tower 1, Thai Ha, Dong Da Hanoi, Vietnam 100000

(+84) 936 075 490

利马办公室

Av. Santo Toribio 143,

San Isidro, Lima, Peru, 15073

(+51) 951 722 377

东京办公室

1-4-20 Nishikicho, Tachikawa City, Tokyo 19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