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个 "洗绿 "主张的例子

4 个 "洗绿 "主张的例子

by  
AnhNguyen  
- 2024年6月27日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 對漂綠的基本認識,指的是企業在宣傳自己環保的同時卻沒有實施實質永續發展措施的欺騙性做法。漂綠是一種利用消費者對環保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策略,通常會導致有關公司環境影響的誤導性聲明。 

漂綠現象盛行得驚人。歐盟委員會 2021 年的一份報告發現,42% 企業提出的綠色聲明存在誇大、虛假或欺騙性[1]。這不僅欺騙了消費者,也損害了真正永續發展努力的可信度。為了更深入了解漂綠及其後果,我們將探討來自不同產業的幾個備受矚目的案例研究。這些現實世界的例子凸顯了用於歪曲環境影響的各種策略,以及當這些做法被發現時公司面臨的重大後果。透過這些案例研究,我們旨在強調透明度、問責制以及遵守嚴格的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標準在打擊漂綠和促進真正永續發展方面的重要性。 

為了更深入了解漂綠及其影響,我們將深入研究不同產業的幾個備受矚目的案例研究。這些現實世界的例子突顯了公司用來扭曲其環境影響的各種策略,以及這些做法被揭露時他們面臨的後果。透過研究這些案例,我們旨在闡明透明度、問責制和遵守嚴格的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標準的重要性,以打擊洗綠行為和促進真正的永續發展。 

大眾汽車「清潔柴油」醜聞 

案例概述: 2015 年,大眾汽車 (VW) 被曝在其柴油車上安裝失效裝置,操縱排放測試,使汽車看起來更環保。這些車輛在「清潔柴油」運動下銷售,強調其低排放和高燃油效率[2]。 

背景故事: 這起被稱為「柴油門」的醜聞始於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委託西維吉尼亞大學測試大眾柴油汽車的排放量。結果顯示實驗室測試與實際駕駛排放之間有顯著差異。美國環保署(EPA)和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進行了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汽車在正常駕駛條件下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含量高達法定限值的40倍。 

漂綠策略: 

  • 虛假聲明: 大眾宣傳其柴油車是低排放和環保的,誤導消費者對環境的影響。 
  • 欺騙行為: 當汽車正在進行排放測試時,失效裝置會偵測到並暫時降低排放量以通過測試,並在正常行駛期間恢復到較高的排放量。 

影響: 這起醜聞對大眾汽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經濟處罰: 大眾汽車面臨超過 $300 億美元的罰款、和解和回購成本。該公司還同意斥資數十億美元用於環境整治和推廣零排放汽車。 
  • 法律影響: 大眾汽車的幾名高階主管被指控犯有刑事罪,該公司面臨來自消費者、股東和政府的大量訴訟。 
  • 声誉受损: 這起醜聞嚴重損害了大眾汽車的聲譽,導致銷量大幅下降並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 
  • 產業影響: 柴油門事件促使全球採取更嚴格的監管審查和排放測試程序,凸顯了環境聲明中透明度和問責制的必要性。 
Volkswagen's Clean Diesel Scandal
大眾汽車清潔柴油醜聞

雀巢的瓶裝水標籤 

案例概述: 雀巢因在其瓶裝水產品上貼上“純淨”和“天然”等暗示環境可持續性的詞語而受到批評。調查顯示,該公司正在耗盡當地水源並造成塑膠污染[3]。 

背景故事: 雀巢長期以來一直是瓶裝水產業的領導者,擁有 Pure Life 和 Polish Spring 等品牌。然而,環保組織和當地社區開始對該公司的取水做法表示擔憂。在加州,嚴重乾旱期間,雀巢繼續從聖貝納迪諾國家森林抽取數百萬加侖的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抗議和法律挑戰。 

漂綠策略: 

  • 誤導性標籤: 雀巢在沒有實質支持的情況下使用了暗示環境責任的術語。 
  • 忽略環境影響: 重點是水的純度,而忽略了塑膠生產、廢棄物和當地水提取的環境成本。 

影響: 對雀巢的強烈抵制導致了幾個重大結果: 

  • 法律行動: 雀巢因其取水許可和做法面臨訴訟和監管審查。 
  • 公共關係危機: 該公司遭受了廣泛的批評和負面媒體報道,損害了其品牌形象。 
  • 政策變化: 為了應對公眾壓力,雀巢宣布了減少塑膠使用和改善水資源管理的舉措,但批評者認為需要採取更實質的行動。 
H&M's Conscious Collection
H&M 意識系列

H&M 意識系列 

案例概述: H&M 推出了“Conscious Collection”,作為由有機和回收材料製成的可持續時裝系列進行行銷。然而,調查顯示,只有一小部分材料是可持續採購的,且快時尚對環境的整體影響並未解決 [4]。 

背景故事: H&M 是全球最大的快時尚零售商之一。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永續時尚日益增長的需求,H&M推出了Conscious Collection,聲稱它是由環保材料製成的。儘管進行了行銷,但報告顯示,該系列的可持續發展主張被誇大了,快時尚模式基本上沒有改變。 

漂綠策略: 

  • 選擇性揭露: H&M 強調其一小部分產品是永續的,而大多數產品仍然對環境有害。 
  • 表面的努力: Conscious Collection作為一種行銷工具,並未對依賴大量生產和短期使用的快時尚整體商業模式做出重大改變。 

影響: H&M 的「漂綠」行為引發了多方面的迴響: 

  • 消費者懷疑: 消費者和環保組織加強審查力度,質疑 H&M 永續發展聲明的真實性。 
  • 監理注意事項: 一些國家的當局開始調查與永續發展聲明相關的誤導性廣告行為。 
  • 企業責任: 此案例凸顯了時尚產業透明度和真正永續發展的必要性,促使其他品牌重新評估其做法。 
H&M's Conscious Collection
H&M 意識系列

BP 的「超越石油」活動 

案例概述: 英國石油公司 (BP) 在 2000 年代初將自己重新命名為“Beyond Petroleum”,試圖將其形象從傳統石油公司轉變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者。然而,調查和報告顯示,與 BP 在化石燃料方面持續進行的廣泛業務相比,其在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微乎其微 [5]。 

背景故事: 2000年,BP發起了一項耗資$2億的品牌重塑活動,將其標誌改為綠色和黃色的旭日形,並宣傳其對永續能源的承諾。該公司聲稱,它在再生能源和減少碳足跡方面正在取得重大進展。儘管如此,環保人士和產業分析師批評英國石油公司繼續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 

漂綠策略: 

  • 品牌重塑努力: 英國石油公司利用廣泛的廣告和行銷將自己描繪成一家專注於再生能源的對環境負責的公司。 
  • 最低投資: 儘管聲稱,英國石油公司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只佔其總資本支出的一小部分,其中絕大多數仍用於化石燃料的開採和生產。 

影響: BP 的聲明與實際操作之間的差異產生了重大後果: 

  • 環境災害: 2010年深水地平線漏油事件嚴重損害了BP的聲譽。這場災難導致數百萬桶石油洩漏到墨西哥灣,凸顯了與化石燃料開採相關的風險和環境破壞。 
  • 經濟處罰: 由於深水地平線洩漏事件,BP 面臨約 $200 億美元的罰款、和解和清理費用。該事件也導致了重大的法律糾紛和賠償要求。 
  • 公共信託: 品牌重塑的努力被認為是膚淺的,會削弱大眾的信任。漏油事件,加上洗綠指控,清楚地表明英國石油公司對再生能源的承諾並不像描述的那麼大。 
  • 產業影響: 這起事件促使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採取更嚴格的監管和監督,強調需要對環境永續性做出真正的承諾。 

结论 

大眾、雀巢、H&M、BP的案例說明了各行業普遍存在的「洗綠」問題。這些公司中的每家公司都採取了欺騙性做法,誤導消費者和利害關係人了解其對環境的影響。 

這些案例研究強調了透明度、問責制和對永續發展的真正承諾的重要性。他們強調需要強有力的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並遵守既定框架,以確保公司的環境聲明可信且實質。透過從這些例子中學習,企業可以避免洗綠的陷阱,並為更永續的未來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塞内卡 ESG 简介 

在 塞内卡 ESG, 我們了解準確的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資料收集和報告對於打擊洗綠行為和維護透明度至關重要。我們與值得信賴的諮詢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以促進重要性評估和對客戶重大問題的持續追蹤。我們的創新軟體解決方案透過簡化 ESG 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為顧問提供支持,確保全面洞察最重大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通过利用我们在 ESG 数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Seneca ESG 可帮助企业驾驭复杂的监管环境和行业标准。我们致力于支持企业实现 ESG 报告合规,并降低与 "洗绿 "相关的风险。通过我们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使企业能够展示对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承诺,促进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推动积极的环境和社会成果。 

与塞内卡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公司合作,加强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绩效,并以诚信和清晰的方式有效宣传您的环境管理工作。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建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同时避免 "洗绿 "的陷阱。 

 

资料来源 

[1]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1_269 

[2] 大眾汽車「清潔柴油」醜聞 

[3] https://www.environmentenergyleader.com/2023/11/greenwashing-complaint-filed-against-coca-cola-danone-nestle-in-europe/ 

[4] https://www.reuters.com/legal/legalindustry/guidance-sustainable-claims-after-dismissal-hm-greenwashing-class-action-2023-06-02/ 

[5] https://www.forbes.com/sites/scottcarpenter/2020/08/04/bps-new-renewables-push-redolent-of-abandoned-beyond-petroleum-rebrand/ 

立即開始使用 Seneca ESG 工具包

監控投資組合 ESG 表現,自建 ESG 框架,讓商業決策更精準。

Toolkit

Seneca ESG

有興趣?立即聯絡我們

請填寫右側表單,或直接郵件聯絡我們:

sales@senecaesg.com

新加坡辦公室

7 Straits View, Marina One East Tower, #05-01, Singapore 018936

+65 6223 8888

阿姆斯特丹辦公室

Gustav Mahlerplein 2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82 MA

(+31) 6 4817 3634

台北辦公室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7樓,106414

(+886) 02 2706 2108

河內辦公室

Viet Tower 1, Thai Ha, Dong Da Hanoi, Vietnam 100000

(+84) 936 075 490

利馬辦公室

Av. Santo Toribio 143,

San Isidro, Lima, Peru, 15073

(+51) 951 722 377

東京辦公室

1-4-20 Nishikicho, Tachikawa City, Tokyo 19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