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立即联系我们
请填写右侧表单或直接通过以下邮箱与我们联系
sales@senecaesg.com-->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逐渐受到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并逐步出台相关规定,在金融机构中推广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内地银行ESG披露规则
2007 年,原银监会发布指导意见,要求主要银行机构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利益相关方权益保护披露、环境等内容。随后,中国银行业协会于 2009 年提出指导意见,明确了银行社会环境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并鼓励银行建立相应的内外部企业评价机制和社会环境责任披露制度。2013 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导意见》指出,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要体现在科学的发展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上。
最近,银保监会于今年 1 月发布了改善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监管规划。其中明确要求中资银行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将环境与社会治理因素纳入授信程序,加强环境与社会治理信息披露以及与相关利益方的沟通。这是中国监管机构首次要求银行机构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从风险管理因素延伸到业务运营中。
香港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的做法
相较于内地的自愿性ESG信息披露,香港采取更严格的方式促使上市公司整体提升ESG表现。例如,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于2015年12月推出ESG报告指引,将部分ESG信息披露由自愿性提升至 "遵守或解释"。在最新的联交所公告中,联交所将 "社会 "类别中所有28项指标的披露升级为 "遵守或解释",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此外,联交所还在 "社会 "类别下增加了几个关键绩效指标,如供应链的 ESG 风险管理、董事会和员工的反腐败培训等。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目前,内地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采用了类似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框架,但香港联交所对各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指标的具体内容有详细规定。内地与香港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规定也存在差异。例如,在环境绩效方面,中国证监会只要求重点污染企业披露与环境相关的定量和定性信息,而香港联交所则规定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披露。不过,中国证监会会考虑更多本地化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指标,如扶贫和救灾,而香港交易所则不会。
内地银行的环境、社会和治理展望
在联交所收紧ESG披露标准,对H股商业银行构成挑战之际,上交所、深交所等国内交易所也将着手制定A股上市银行ESG强制披露规则。因此,对于在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商业银行而言,两地交易所都将对其ESG表现进行监管,从而促使其建立更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亦會因越來越多投資 者在決策過程中加入環境、社會及管治因素,而提升其在環境、社會及管治 方面的透明度。
作为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最基本的定性指标之一,绿色金融将成为银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形象的重点。目前,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未来,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银行业将开发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贷款、债券、票据等。在大量商业银行还在进行事后绿色信贷统计的同时,一些中资银行已经开始在项目评估体系中加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并将其作为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一部分,这将成为其他银行机构的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
https://www.legco.gov.hk/yr15-16/english/panels/fa/papers/fa20160606cb1-994-4-e.pdf
https://www.sohu.com/a/324169903_676545
http://finance.sina.com.cn/zl/esg/2019-08-14/zl-ihytcern0803326.shtml
监控投资组合中的ESG表现,创建自己的ESG框架,并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请填写右侧表单或直接通过以下邮箱与我们联系
sales@senecaesg.com7 Straits View, Marina One East Tower, #05-01, Singapore 018936
+65 6223 8888
Gustav Mahlerplein 2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82 MA
(+31) 6 4817 3634
77 Dunhua South Road, 7F Section 2,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Taiwan 106414
(+886) 02 2706 2108
Viet Tower 1, Thai Ha, Dong Da Hanoi, Vietnam 100000
(+84) 936 075 490
Av. Santo Toribio 143,
San Isidro, Lima, Peru, 15073
(+51) 951 722 377
1-4-20 Nishikicho, Tachikawa City, Tokyo 190-0022